IPO財務透視方法、重點和案例超級解讀
來源:互聯網發布時間:2020-05-22 15:16:00
第1章 IPO 會計方法的特點 1 1 可控的會計方法( 區分會計政策-外部證據、會計估計-可控性-限制自由會計估計) 1 2 可控性的運用領域 1 2 1 收入確認(產品銷售,完工百分比模式) 1 2 2 開發
第1章 IPO 會計方法的特點
1.1 可控的會計方法( 區分會計政策-外部證據、會計估計-可控性-限制自由會計估計)
1.2 可控性的運用領域
1.2.1 收入確認(產品銷售,完工百分比模式)
1.2.2 開發支付不宜進行資本化
1.2.3 增強會計估計的可計量性--選擇易于計量的估計
壞賬準備應減少個別認定難以計量的預計負債,應在實際發生時計入費用無形資產應宜進行按年攤銷,不攤銷,減值測試不可控選擇公開市場的公允價值計量(公允價格有三個層次:A股價格、私募定增價格、評估價格)
1.3 對已上市企業,可控法非最優,不可控能確認收入或費用比一點都不確認好。但對IPO,是外部審核,可控是更為實務,易被審核。
第2章 典型問題的會計處理方法
2.1 建造合同
其客觀性驗證-外部進度證據(驗共計量進度、結算進度(有滯后性)、里程碑進度(不是逐期,具跳躍性)、收款進度)
可以將企業的內部成本進度和上面取得外部進度進行對比驗證,必要時可以采用“孰低”原則處理。
核心:確認”何時用,如何用“
2.1.1 運用準則要遵循配比原則(配比載體-時間,持續實現價值;配比毛利)
集體系統:毛利不同部分懸殊,也可能使用混合銷售計量較合適
2.1.2 客觀性(發生的成本內部計量,不可控)
2.1.3 按成本進度方法計量是完工百分比基礎方法
2.1.4根據重要性分層應用:減少完工必發,多用一次性確認法。建造合同中,重要部分用完工比法,不重要的用一次性法確認
2.2 股權支付
支付可能為員工過去獎勵行為;申報時存員工限售股致股權結構不穩定;IPO股權激勵政策不公開的話,可能存在調節利潤機會
2.2.1 核心:企業以獲取員工和其他服務為目的的交易;
2.2.2 公允價值的確定:依次方法:1-1年內的PE入股價格(因PE價格存在對賭,所以需要打折扣);2-評估價格;3‘凈資產價格
2.2.3 股權支付費用一次性攤銷還是分期攤銷:建議一次性攤銷,理由如下:
2.2.4 股權支付費用計量:上市公司-經常性損益;IPO企業-非經常性損益
2.3 開發支出
把握資本化的領域的可控性(確認資本化對象是特征)
增強開發階段確認的可控性(新藥-取得臨床試驗,游戲-向代理商進行預授權)
加強開發費用的可控性(直接的人料工可直接記錄,間接費用應該具合理相關)
2.3.1 核心:研究對象具有:創新性“;假設將資本化金額費用化后,企業業績也需要符合上市條件。
可資本化時點:1-研究階段-費用化;2-開發階段-滿足兩個可能(形成開發成果的可能,帶來經濟利益的可能后)才能進行資本化
2.3.2資本過程是否可控:
2.4 無形資產出資瑕疵
“出資置換”沖銷原先的攤銷,補記錄其他應收款-股東,并進行補稅。如果是謹慎的補資本,則記入資本公積
2.4.1 出資核心:有所有權及入賬價值公允
2.4.2 常見的出資瑕疵:職務專利出資、出資資產與公司業務無關、出資資產來源不清楚、出資價值不公允
2.4.3 解決及會計處理方法
2.5 同一控制下的業務合并
業務定義:指企業內部某些生產經營活動或資產負債的組合,該組合具有投入,加工處理過程和產出能力,能夠獨立計算其成本費用或所產出的收入
條件1:生產經營方面:具有投入,加工處理過程和產出能力
條件2:財務核算方面:能夠獨立核算
條件3:收購業務的范圍方面:業務相關且生產必需的廠房、設備、生產技術、必備的人員和保障性合同等要素要一起收購。
必須要的資源需進行轉移,以保證轉移后可以繼續開展生產經營和業務
2.5.1 業務合并背景:或收購部分業務或被風險隔離只收購業務;方式:現金收購或股權支付收購
2.5.2 業務合并的條件 :三個同時滿足
2.5.3會計處理:同一控制下業務合并,使用歷史成本計量,合并報表進行追溯調整
2.5.4 非業務合并實現的會計處理:不同時滿足以上3個條件是非業務合并,而當滿足1和2,不滿足3時,需要編制3年1期的備考利潤表
▲相關重要法規:《證券期貨法律適用意見第3號》http://dwz.cn/6oEoEk
2.6 政府科研項目補助
2.6.1 核心確認是否為“無償性”進行判斷是否為資本性投入
2.6.2 收到確認還是驗收確認損益:1-確認如不通過驗收是否需返還資金;2-估計企業不通過科研的概率有多大(實務中一般概率較小)
2.6.3 攤銷方法:1-按實際發生費用比例攤銷(費用為內部數據不可控);2-按項目期間用直線法分期攤銷(可控)
第3章 會計方案案例分析
3.1 建造合同收入確認
預計總成本計量:內部信息 -預算部預算成本根據以下--(采購部材料市場信息、合約部勞動力價格信息、財務部工程管理費參考費率預算表)及時編制調整
預計總成本計量:外部信息 -發包方的工程設計圖、經發包方確認的項目工程量清單、合同中規定的與造價相關的條款。
累計總成本計量:內部信息 -財務部累計實際成本統計表、項目部工程月進度總表、項目部編工程材料進出存清單、工程部編經監理和財務部確認完工進度差異說明
累計總成本計量:外部信息-監理工程師簽訂確認的完工進度表、經發包方確認的工程進度審批表
3.1.1 神州泰岳:系統集成合同:采用初驗和終驗來確認收入。其中初驗收時確認80%收入,剩 余的終驗確認。質保金其不確認。而是到期一次性確認。
3.1.2 榮之聯:系統集成合同:采用完整系統安裝調試并取得驗收報告后一次性確認收入(不采用完工百分比分,穩健)
3.1.3 鐵漢生態(生態環境工程施工):累計成本進度完工百分比法。